冈比亚

越南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吗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www.czktmy.com/xjsb/24.html

辛苦肝的视频请君签收↓

以下是文案

越南,作为一个和我们文化体制上高度相似,年轻人也是看着还珠格格西游记长大的国家,跟我国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在这个世界都难找出第二个来。

但除了那十年的炮兵拉练和南海日常的渔船battle外,越南对中国的其他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同宗同源的儒家文化、大同小异的政治制度,还有86年的革新开放,从导入市场经济到后续的农工商金融改革,越南是一样不落。

虽说他们官方不承认,但是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的行为来看,越南始终还是那个和朝鲜撕逼了上百年,想拥有“小中华”名号的小老弟啊。

近年来伴随着“越南就是下一个中国”的热度节节攀升,去越南投资买地办厂子的人也越来越多,更别提上个月越南国会刚通过了与欧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将双方约99%的贸易关税削减至取消,北边的兔子是真要馋哭了。

那么这个同样喜欢人定胜天、锤翻过美利坚、不跪神明只跪祖先的越南,既然拥有和我们一样的种族天赋,那未来的发展是不是也会像我们一样好像开了挂的神仙,工业产值数据好像要飞天呢?

其实论要素禀赋,越南在全世界来看也是属于上乘的。

万人口,人均年龄不到30岁,15-54岁占总人口的70.17%,单拎这劳动力资源放到西欧,那就妥妥的欧陆雄主,除了德国八千多万人口勉强可以一战之外,英法意这种大国也就来万人口,而且西欧是老龄化重灾区,像德意这种60岁以上人口占比接近30%的国家来说,精壮劳动力的数量跟越南更没法比。

所以也就能理解德国为啥出台《移民法》,大量接收中东难民了……要不按德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再过五十年可能就萎成普鲁士了。

除了数量外,吃苦耐劳的儒家buff(+25%人力)也不是哪个国家都有的,意大利这种一年天公共假期的,或者印度这种穷且不坚、常坠青云之志的,跟越南显然是缺点竞争力。

此外稳定的政局、惠商开放的政策、水热充沛的土地、漫长的海岸线、优良的港口,看起来越南这天时地利人和啥都占得挺齐备,怎么就没能拿下“世界工厂”这个名号呢?

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北边那个要素更齐全,体量比它还大了十几倍的开挂玩家,不太讲道理么……

想想十几年前,“世界工厂”还不是多上得了台面的那会,大家还都诟病满世界的“中国制造”其实只是世界分工体系的中下游,我们要的是“中国创造”,低利润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终究是要让位于高级技术产业,早晚被我们转移出去的。

毕竟全世界的发展路径都是这么来的,美国日本和四小龙珠玉在前,谁也想不到有例外,越南印度啥的就翘首以盼等着承接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

但是十年过去,眼见得什么互联网区块链新兴产业中国一个没落下,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也不断突破,有的甚至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但是做衣服卖鞋这些生意也没转移出去,整个大小通吃兼容并包,成了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肉都吃了不说,汤还自己嗦了半碗。

越南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做做转口贸易,什么是转口贸易呢?就比如说如果冈比亚因为外交上的强势对我国加征关税,我们就可以把工业产品送去越南做个“madeinVietnam”的包装再送过去,巧妙避税。

但转口贸易有个弊端,这生意永远都是外资赚大头,年越南GDP近20%都是属于外资企业的贡献,其中出口贸易量更是占到71%。18年为了吸引外资,还打算通过“允许经济特区生产和经营用地的租期长达99年”的议案,大清国直呼内行。

而且越南允许军队经商,也算是比较知名的事儿了,除了在制作业和对外贸易中也同样活跃以外,高利润的电信股票证券地产也都被越南军队覆盖,在越南经济结构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其中比如军队联合股票商业银行,是越南第五大银行,仅年前十个月的服务营收就超过1.3万亿越南盾,外汇收入达到亿越南盾。

还有越南军队经营的Viettel电信公司,占军队所有商业资产总收入的67%,从事网络建设手机通信,年的收入约为亿美元,要知道越南一年军费才50亿美元,军队自己养活自己绰绰有余……

哦对,这个公司最近还宣称自己研发出了5G技术,跟华为不相上下,当然这个听听就行啊,我去越南富国岛玩的时候连个3G都费劲……

总之军队内部庞大复杂的利益团体,已经是越南尾大不掉的问题,甚至在18年将一大批军营企业上市,走向财阀化。

港口机场贸易全拢在军队财阀以及外资手里,这样发展下去,越南顶多是个“东南亚片区快递分拣站”,做生意还得看人家的脸色。

那越南当然是想站起来要饭了。

所以这些年税收优惠司法特惠跟白菜一样往外扔,拼命吸引资本来投资办厂,好歹最后有个三七分成不是。

然而这些年也就吸来了点低端的组装和加工产业,但完整的供应链嘛,依旧在中国老老实实的待着。

没办法,这些年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然而高度完备的工业与物流体系、一个个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却在不断抵消这些劣势。

不说规模上的优势,仅仅是中国变态一般密集的铁路公路港口就已经让现阶段的越南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与之配套的卡车货车集运车、成熟的物流管理调度、海量的成熟工人和老司机了。

大家是都安逸久了,以为范围数千公里7天无理由退款的包邮物流系统就是个正常服务,掌握数控机床和挖掘机核心技术的蓝翔技校只是个梗,然而这些背后所代表的密集高效的物流运输网络、完备的职业技校以及他们培训出的大规模熟练工人,全世界可能也就独此一家。

要想富,先修路不是说着玩的。

前面虽然说越南劳动力充沛,但人口只是工业化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现在已经不是雾都孤儿那个童工去踩纺纱车的年代了,只有具备职业技能与素质的熟练工人才能促进甚至跟得上制造业的发展。

而城市化率仅36%、高等教育率仅9%的越南在这方面显然是有点不尽人意。

所以越南虽然在不断承接劳动力需求,但即使是在门槛相对低的服装制鞋领域,也无法打破中国企业在生产工艺以及研发上的垄断。

谁会信河内鞋能比莆田鞋质量好价格优呢?毕竟莆田的老板们,一个个都是发售比官方还早的奇人。

而且在给予大量优惠、又大多被外资渗透的加工与贸易行业里,政府也收不上来多少税,尴尬的财政收入水平也限制了越南在大规模基建上的投入,进而导致物流与公共服务体系不断落后,营商环境逐渐变差,外来投资意愿进一步减弱,陷入穷穷相因的恶性循环。

不过当然啦,比起印度来说,信用与声誉还属于良好的越南对于外资的吸引肯定更高,或许在接下来的世代里,越南也能抓住机遇,重投教育、服务等基础建设,只是物流体系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人才,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

并且在越南发展的同时,中国可不会停下脚步,海量的人才和数据只会在时间的行进中愈发巩固我们的整体优势,已经打破过世界经济无数范式的中国,在世界工厂这个课题上可能也有自己独特的路子要走。

而且,中国和越南从来也不是一个牌桌上的玩家呀,越南要是发展起来,狙击的应该是那个大国梦做得有声有色的印度。

总之,作为一个经济表现尚可的后发国家,越南一定充满机遇,说它是个挣钱的好地方没错,近年来互联网在越南蓬勃发展,几乎一切中国互联网的经验都可以照搬到越南去,越南的国土民情也比印度与我们更相似。

甚至炒股都可以仿照上世纪的90年代,在基建、金融上的投资是越南注定的趋势,而且越南开户免费,只收20万越南盾的护照及签证公证费,折成人民币也就五六十块钱,是去梭哈一把的好地方。

只是按照国家发展来说嘛,你要是非要说它能成为下一个中国。

那我只能称呼你是局里的同志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ichangcar.com/ddqh/50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