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比亚

英联邦巡洋舰战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93.html
战争中的英联邦舰队年9月3日,英国与纳粹德国开战。印度和大英帝国较小的王室殖民地和保护国自动与英国一起卷入冲突;各领地可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行动。除爱尔兰保持中立外,所有这些国家都选择支持英国,对德国宣战。当战争蔓延到意大利(年6月)、日本帝国(年12月)和其他较小的轴心国盟友时,各属地也对这些国家宣战。领地在军事资源方面的贡献对英联邦的战争努力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国家,皇家海军将很难保护其全球贸易路线不受敌方水面突击队和U型潜艇的攻击,也很难保持足够的兵力来抵御新敌人--最主要的是意大利和日本的攻击。显然,日本的参战意味着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来说,太平洋地区的战争成了关键战场,因为日本人对这两个领地构成了直接的军事威胁。在此之前,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和新西兰皇家海军师都一直忙于在其他战区--最主要的是地中海--支援皇家海军。年12月以后,这些领地军舰被派回国,在阻止日本人的潮流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年2月新加坡的耻辱性沦陷表明,英国无法完全保护其帝国。盟军海军在东印度群岛和印度洋的失败意味着英国的东方舰队不再有能力远离它在锡兰和印度的基地进行作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实际上是自生自灭。这鼓励了两个领地与美国建立更牢固的军事关系,以加强自己的防御力量。从年春天开始,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和新西兰皇家海军都成为美国海军的海军伙伴(译者注:这些墙头草发现原来的主子靠不住,换个大腿抱了),在西南太平洋与他们并肩作战。直到年5月,新组建的英国太平洋舰队才重返战区,并开始修复英国战略缺席造成的一些政治和外交损失。在加拿大,优先考虑的是船只安全通过大西洋,或北美东部沿海地区。这意味着,尽管皇家海军热衷于对抗日本人在太平洋上构成的威胁,但真正的威胁来自于在北大西洋活动的德国U型潜艇。这不仅意味着巡洋舰等大型海军战舰对舰队的重要性不如驱逐舰和护航舰,而且加拿大有限的海军资源也集中在东海岸而非西海岸。直到大西洋之战的危机过去后,加拿大皇家海军才愿意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虽然加拿大两艘巡洋舰加入盟军舰队在海军力量上不会有什么改变,但加拿大政府认为这种承诺是一种有用的外交工具。在克里特岛西北角外的斯帕达角战役(年7月19日)中,皇家海军悉尼号与两艘意大利轻巡洋舰交战。一艘被击沉,另一艘严重受损。在这张从悉尼号拍摄的照片中,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号(BartolomeoColleoni)被澳大利亚巡洋舰及其随行驱逐舰的火力覆盖。堪培拉号在-42年期间进行了一次改装,当她在年6月重新加入舰队时,她采用了这种由浅灰色、中灰色和深灰色组成的伪装涂色方案--当她在萨沃岛战役中被击沉时,仍然采用这种方案。加拿大水兵的看法则不同。在加拿大,纳粹德国战败前不久,决定只用志愿兵与日本人作战。因此,当时在太平洋服役的"乌干达"号的船员们--有机会投票决定他们是否将对日战争进行到底。年5月7日,乌干达号三分之二的船员决定不自愿参加对日作战。实际上,他们认为,在当天早些时候签署的德国投降书之后,他们的"只参加敌对行动"的承诺已经停止。结果对皇家海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尴尬,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把这艘巡洋舰送回国,由志愿者重新配备。但这清楚地表明,加拿大水兵--就像他们的领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同行一样--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一套价值观。这就是这些领地海军的人与众不同的地方。(译者注:此处信息量有点意思。)关于这三个领地的军人的开朗和"能干"的态度,已经有很多评论。历史学家们也评论了有时被认为是对纪律的态度没有皇家海军或美国海军那么严格。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公国海军只是倾向于对服役生活以及海军的规章制度采取更务实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平民生活中不那么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而在舰队中,海军的等级制度更加宽容。另一个因素是,除了战前的水手和"敌对行动"等级的水手之外,许多人还不习惯在大型舰艇上的生活。毕竟,这些巡洋舰是这些领地舰队中最大的舰艇之一,因此大多数水兵更习惯于在小型战舰上的生活,如驱逐舰或护卫舰。皇家海军尤其如此,因为其两艘战时巡洋舰是在战争末期才开始服役的。在此期间,加拿大水兵在参与大西洋战役的小型战舰上学习了他们的技能。许多人不愿意被征召到乌干达号上。正如一位年轻的加拿大军官所回忆的那样:"他们(船员)都是老兵。他们[船员]都是轻型护卫舰上的人,如果他们对是否要[上船]有半点想法,他们一到那里就会希望他们没有上船。一来是那里太热了。另一件事是他们从来没有带着合适的装备到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整个海军生涯中甚至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合适的制服。(译者注:真是一群少爷兵)意大利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号(BartolomeoColleoni)轻巡洋舰被悉尼号的炮火打瘫,然后被英国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干掉。这张照片显示的是她在最后时刻,被鱼雷撕掉船头后的样子。事实上,这艘巡洋舰上三分之二的船员都是直接从小型舰艇上征召过来的,所以完全不习惯"大舰的常规工作"。船上的一名医务人员更是坦率,他亲眼目睹了长期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生活对加拿大年轻水手的影响。他说:"我们注意到:值得注意的是,船队的态度在船一离开改装厂时就有所改善,在那里,船坞里的水手和持续的动荡和污垢并没有提供任何动力来促进船和人的清洁,或精神上的有序......这一点,再加上缺乏健康和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性病的高发和蔓延。启航后,他指出,"船上的士气很好,正在改善"。事实上,这对"乌干达"号的船员以及其他领地巡洋舰的船员都是一种伤害。他们的船员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人,也有新来的人,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船队。然而,训练标准很高,英国和美国的高级军官一直称赞他们麾下的英联邦船员的热情和技能。在英国,"阿基里斯"号在板河战役(年11月)中的表现提高了新西兰水师的形象,可以说有助于确保新西兰皇家海军的成立。同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巡洋舰在地中海和西南太平洋的出色表现也使有关舰艇获得了官方嘉奖和战斗荣誉。(译者注:这是在嘉奖性病患者么?)前景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巡洋舰,整体颜色为深灰色(使用海军部a油漆)。在背景中可以看到HMAS霍巴特(Hobart),整体涂装为较浅的中灰色(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年夏天在努美阿附近拍摄的。加拿大巡洋舰也获得了嘉奖--尤其是乌干达号在面对日本神风特攻队的攻击和执行关键的火力支援任务时表现出色。最重要的是,这些舰艇充当了领地国家的浮动大使(译者注:去收保护费的吧),展示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对盟军战争努力的承诺,以及对维护文明和民主价值事业的承诺。当英国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他们支持英国,并在地中海和太平洋地区艰苦的海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扭转了战局。如果没有这些船和人,战争的进程可能会非常不同。这些巡洋舰中有三艘在海战中沉没--悉尼号、珀斯号和堪培拉号。每一次的损失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近名澳大利亚水兵在这些舰艇上或在之后的俘虏中丧生,其中包括"悉尼"号的全部名船员。在战争开始前,阿德莱德号将其燃煤锅炉换成了更现代化的燃油系统,并且改变了她的主要武器,使其所有的6英寸火炮都安装在中线上。在年至年期间,该舰增加了雷达,改进了防空武器,并拆除了两门6英寸的火炮,为深水炸弹架腾出地址。F英国皇家海军悉尼(SYDNEY)号和斯巴达(SPADA)号在行动,年。年6月意大利对英国及其联邦宣战时,HMASSydney号在英国地中海舰队服役。7月19日,当她与五艘驱逐舰在克里特岛北部巡逻时,遇到了两艘意大利轻巡洋舰----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BartolomeoColleoni)号和班德-涅雷(BandeNere)号。它们当时正试图进入爱琴海,但看到驱逐舰后就追了上去。悉尼号和一艘驱逐舰向北航行了一段距离,但它们改变了航向拦截意大利人。悉尼号在8点29分开火,意大利人转身逃离。随后双方展开了追逐并交火。最终"悉尼"号的一发炮弹将"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号打瘫在水面上,随后被鱼雷干掉了。BandeNere号被击中两次,但成功躲过了追兵。悉尼号被击中一次,但损失不大,一名澳大利亚船员受伤。画面中,"悉尼"号和一些英国驱逐舰在追逐"班德-涅雷"号,将打瘫的"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号留给了其他驱逐舰。在逃跑的意大利巡洋舰后面可以看到阿格里亚-格拉姆沃萨小岛,而在它的后面则是斯帕达角和布萨角的岬角,后者是克里特岛的西北角。在"悉尼"号的后面是"伊莱克斯"号(Ilex)驱逐舰。G英国皇家海军珀斯号在苏达海峡的行动,年。在地中海服役后,HMAS珀斯号于年末返回澳大利亚,所以当日本宣战时,它正处于本土水域。在执行了两个月的护航任务后,该巡洋舰加入了ABDA,即美英荷澳联盟,该联盟是为了保卫东南亚不受日本人的攻击而成立的。年2月新加坡沦陷后,珀斯号以荷属东印度群岛为基地,2月27日她参加了爪哇海的灾难性战役。珀斯在这次惨败中幸存下来,但第二天她与美国重巡洋舰"休斯顿"号结伴通过巽他海峡时,遭遇了日本舰队。在随后的混乱的夜间行动--巽他海峡战役中,这两艘盟军巡洋舰遭到了12艘日本驱逐舰的袭击,以及日本海军巡洋舰的支援。战斗在晚上11点后不久就开始了,但尽管给对手造成了伤害,盟军战舰还是被彻底压制了。珀斯号被日本鱼雷击中,于凌晨0点25分在爪哇岛东北端3英里处沉没。休斯敦号在大约20分钟后也沉没了。这张照片显示的是晚上11点30分左右的场景,当时"珀斯"号正在北面两英里外的右舷与驱逐舰交战。

技术参数

HMASAdelaide阿德莱德号():伯明翰级(Birmingham)轻巡洋舰

排水量

5,吨(标准),6,吨(满载)

尺寸

舰长:.1m(全长)舰宽:15.2m吃水:4.9m(平均值)

动力

两台Parsons涡轮机,十台Yarrow锅炉,两根螺旋桨轴,产生23,马力

最大航速

24节

航程

海里(航速16节)

武器装备

7门6英寸MarkXII主炮(单管),2门4英寸炮(单管)。

装甲

舷侧:3英寸;甲板:1.5英寸;舰桥指挥塔:4英寸

舰员

战时改装

年夏:增加了6门单座20毫米防空炮,以及一部型水面搜索雷达.

年夏:拆除了一门6英寸和一门4英寸的火炮,增加了4门MarkII型深水炸弹,以及型火控(安装在4英寸炮台上)。

战时服役

阿德莱德号在本土水域执行巡逻和护航任务,直到年9月被派往努美阿,以对抗维希法国在新喀里多尼亚的活动。从年10月到年5月,阿德莱德号一直停留在本土水域,然后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改装。在完成改装后,她在印度洋上作为护航船队进行护航,并在11月拦截并击沉了一艘德国封锁船。年6月至9月,她又进行了一次改装,然后一直在本土水域停留,直到战争结束。

HMAS澳大利亚号(Australia)和堪培拉号(Canberra):肯特级(Kent)重巡洋舰

排水量

10,吨(标准),13,吨(满载)

尺寸

舰长:.1m(全长)舰宽:20.8m吃水:5.0m(平均)

动力

四台布朗-柯蒂斯涡轮机,八台锅炉,四根螺旋桨轴,产生80,马力

最大航速

31.5节

航程

9,海里(12节)

武器装备

8门8英寸双联装MarkVIII舰炮

8门4英寸双联装MarkV舰炮(澳大利亚)

4门4英寸单管MarkV舰炮(堪培拉)

4门单管2磅乓乓防空炮

2门四联装0.5英寸机枪

8枚21英寸鱼雷,装在两个四联装发射器中。

载机:一架水上飞机,配有弹射器(年以前只在澳大利亚使用)

装甲

舷侧:1–4.5英寸甲板:1.4英寸炮塔和指挥塔:1英寸

舰员

战时改装

澳大利亚号

(Australia)

年夏:拆除了鱼雷发射管和机枪,增加了7门20毫米单管炮,以及全套雷达设备(火力控制、水面搜索和空中预警)。

年3月:拆除了飞机和弹射器,安装了新的三角桅杆,单管20毫米防空炮改成双联装。

年8月:拆除了右舷吊车雷达装置被升级。

年2月:拆除了X炮塔,增加了两门8管2磅乓乓防空炮,加上两门四联装、一门双联装和两门单管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

战时改装

堪培拉号

(Canberra)

年5月:增加4门单座4英寸火炮,以及2门8联装2磅"乓乓"和4门单座20毫米防空炮。增加了雷达装置(型水面搜索,型空中预警)。

战时服役

澳大利亚号

(Australia)

澳大利亚号在澳大利亚和非洲之间执行护航任务,直到年7月,她在挪威附近短暂服役。她参加了9月对达喀尔的攻击,然后于年3月返回澳大利亚。在印度洋执行了更多的护航任务后,她成为驻扎在努美阿的澳新军团舰队的旗舰。她参加了珊瑚海战役和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的战斗,并在西南太平洋一直停留到年。10月,她在一次神风特攻队的攻击中受损,一直到年1月,她再次受损,这次是在菲律宾的吕宋岛附近。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她一直没有服役参战。

战时服役

堪培拉号

(Canberra)

堪培拉号在战争的头几个月里一直在本土水域巡逻。年7月,她冒险进入印度洋搜寻德国船只,但她在那里的第一次遭遇是在年3月,当时她拦截并击沉了两艘商船。此后,她加入了护航船队,12月转到东印度群岛。年初,她进行了一次改装,从6月开始,她与美国海军一起在南太平洋作战。8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的一次夜间战斗中,在萨沃岛附近被击沉。

年夏天的澳大利亚号。到了这个阶段,她的战斗力已经通过增加火控、空中搜索和水面搜索雷达而得到了增强。当时她正作为驻扎在南太平洋的澳新军团舰队的旗舰。

HMASShropshire什罗普郡号伦敦级重巡洋舰

排水量

10,吨(标准),13,吨(满载)

尺寸

舰长:.8m(全长)舰宽:20.1m吃水:6.3m(平均)

动力

四台帕森斯涡轮机,八台锅炉,四根螺旋桨轴,产生80,马力

最大航速

32.5节

航程

9,海里(12节)

武器装备

()

8门8英寸双联装MarkVIII舰炮

8门4英寸双联装MarkV舰炮

2门八联装2磅乓乓防空炮

7门20毫米双联装防空炮

4门20毫米单管防空机枪

8枚21英寸鱼雷,装在两具四联装发射器中。

装甲

舷侧:1–4.5英寸甲板:1.4英寸炮塔和舰桥指挥塔:1英寸

雷达

()

型(水面搜索)、型(空中预警)、型(轻型防空炮火控)、型(重型防空炮火控)

舰员

战时改装

年春:增加了两门20毫米单管炮。

年春:拆除5门双联装和7门单联装20毫米炮,以及鱼雷发射管。增加11门40mm单管博福斯防空炮。

年初夏:增加了4门40毫米博福斯单管防空炮

战时服役

什罗普郡号(Shropshire)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到年12月,之后被转到皇家海军。当时她正在进行改装,并在年4月完工后服役。再一次的改装使她的服役推迟到6月。年8月,她驶往澳大利亚,途中护送一支船队前往开普敦。在8月抵达后,她加入了第74特遣舰队,并在西南太平洋地区服役,在新不列颠岛和金钟群岛附近参与了作战行动。年9月,她参加了收复菲律宾的行动,直到年6月,她在婆罗洲的巴厘巴板支援两栖作战。年8月日本投降时,她在日本本土岛屿附近。

和许多英联邦巡洋舰一样,HMASShropshire也有一系列混合的防空武器,其中之一就是这种--八联装2磅MarkVIII乓乓炮。这种老式武器虽然缺乏现代防空炮的初速和打击力,但却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武器。

HMAS悉尼号(Sydney)、珀斯号(Perth)和霍巴特号(Hobart):珀斯级(Perth)轻巡洋舰

排水量

6,吨(标准),8,吨(满载)悉尼号(Sydney)6,吨(标准),8,吨(满载)珀斯号(Perth)7,吨(标准),吨(满载)霍巴特号(Hobart)

尺寸

舰长:.4m(全长)舰宽:17.3m吃水:5.6m(平均)

动力

四台帕森斯涡轮机,四台锅炉,四根螺旋桨轴,产生72,马力

最大航速

32.5节

航程

7,海里(航速12节)

武器装备

8门6英寸MarkXXIII舰炮,四座双联装炮塔。

8门4英寸MarkV舰炮,四座双联装炮塔。

3个4联装0.5英寸机枪

8枚21英寸鱼雷,装在两具四联装发射器中。

载机:一架海象式水上飞机(SupermarineWalrus),配有弹射器。

装甲

舷侧:1–3.5英寸甲板:1.4英寸炮塔和舰桥指挥塔:1英寸

舰员

战时改装

悉尼号

(Sydney)

年春:增加了四门20毫米单管防空机枪。

珀斯级澳大利亚轻巡洋舰的主武器为8门6英寸MarkXXIII舰炮,安装在4座双联装炮塔上。这些火炮是手动装填的,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比平时更高的射速。这张照片是在HMAS珀斯号(Perth)上拍摄的。

战时改装

珀斯号

(Perth)

年春:增加了四门20毫米单管防空机枪,取代了两门四联装机枪。

年5月:增加4管2磅"乓乓"炮。(7月拆除)。

年7月:增加了4管2磅乓乓(7月拆除)。增加型水面搜索(目标指示)雷达。

战时改装

霍巴特号

(Hobart)

年春:增加了四门20毫米单管防空机枪。

年7月:拆除弹射器和水上飞机。

年10月:安装三脚架桅杆,4英寸火炮重新布置;增加型雷达(空中预警)、SG型雷达(美国水面搜索)、型和型雷达(目标指示)、型、型和型(火控)雷达。

年12月:拆除了四管机枪和除一门单管20毫米外的所有防空机枪,取而代之的是三门双联装和五门单管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以及两门四管2磅乓乓炮。

战时服役

悉尼号

(Sydney)

悉尼号在澳大利亚水域停留到年4月,然后护送一支船队前往锡兰,然后继续前往地中海,于5月初抵达。在参加卡拉布里亚战役(7月9日)之前,她参与了对巴迪亚的轰炸,并击沉了一艘意大利驱逐舰。当月晚些时候,她在斯帕达角战役中与两艘意大利巡洋舰交战,并在地中海东部停留到1月,然后启程回国。她在本土水域和印度洋巡逻,直到11月19日,她在西澳大利亚州鲨鱼湾附近遭遇德国突击舰科莫兰号(Kormoran)。在随后的战斗中,两舰均被击沉--悉尼号全军覆没。

战时服役

珀斯号

(Perth)

战争爆发后,珀斯号被派往西印度群岛,除了在其他地方短暂巡逻外,她一直在那里呆到年3月。珀斯号在西澳大利亚的花园岛进行改装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澳大利亚和中东之间为护航队护航。从6月到11月,她是澳大利亚中队的旗舰,以本土水域为基地。12月,她被派往地中海,一直到年5月,她在一次空袭中受损。经过修理后,她回到了澳大利亚。年8月至11月,她在悉尼进行了一次改装,2月她驶往东印度群岛。她参加了爪哇海的战斗(2月27-28日),并于次日晚上在巽他海峡作战时被击沉。

战时服役

霍巴特号

(Hobart)

战争开始时,霍巴特号在本土水域,随后在印度洋从事护航任务。从年6月到10月,她在红海执行任务,然后返回澳大利亚。随后,她作为第44特遣部队(年5月起为第74特遣部队)的一部分,在西南太平洋--主要是在珊瑚海--开展活动。年7月,在新乔治亚岛附近,她被一艘日本潜艇的鱼雷击中,但她得以顺利返回悉尼。修理工作一直持续到年初,当时她重新加入了在婆罗洲附近活动的TF74特混舰队。她支援了在Tarakan和Balikpapan的登陆,然后向北驶向日本。日本投降时,她在东京湾。

在同级三艘轻巡洋舰中,HMAS悉尼号的改装程度最低。她的4英寸单管炮安装了炮盾,增加了4门20毫米高射炮,并提供了一个改进的飞机弹射器,但她在进一步改进之前就在战斗中损失了。她甚至没有她的两艘姐妹舰上安装的成套雷达。英国皇家海军HMS(后来的皇家新西兰海军HMNZS)利安德号(Leander)和阿基里斯号(Achilles):Leander级轻巡洋舰

排水量

吨(标准),吨(满载)(Leander)

吨(标准),吨(满载)(Achilles)

尺寸

舰长:.1米(全长)

舰宽:16.8米(Leander),17米(Achilles)。

吃水:平均5.8米。

动力

四台Parsons涡轮机,六台锅炉,四根螺旋桨轴,产生72,匹马力

最大航速

32.5节

航程

5,海里(航速13节时)

武器装备

8门6英寸MarkXXIII舰炮,四座双联半炮塔。

4门4英寸MarkV舰炮,分装在4个双联装炮架上(Leander)

4门4英寸MarkV舰炮,分装在4个单管炮架上(Achilles)。

3个4联装0.5英寸机枪

8枚21英寸鱼雷,装在两个四联装发射器中。

载机:一架海象式水上飞机(SupermarineWalrus),配有弹射器。

装甲

舷侧:1-3.5英寸

甲板:1英寸

炮塔和舰桥指挥塔:1英寸

舰员

战时改装

利安德号

(Leander)

年6月:拆除了弹射器和飞机,增加了四管2磅"乓乓"炮。

年10月:重新安装弹射器和飞机。拆除四管双联装舰炮,增加五门20毫米单管高射炮。

年1月:增加了5门20毫米单管高射炮。加装型(水面搜索)雷达,加装4门20毫米单管高射炮,拆除弹射器和飞机。

年4月:拆除"X"双联装6英寸炮塔,增加1门双联装和2门20毫米单管高射炮,增加两门四管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

战时改装

阿基里斯号

(Achilles)

年4月:拆除4英寸单管高射炮,增加7门20毫米单管高射机枪。

年8月:拆除X双联装6英寸炮塔,将3门单管4英寸炮改为4门双联装,增加4门4管2磅乓乓防空炮,将现有的20mm单管高射炮改为7门双联装20mm高射炮,增加4门单管20mm高射炮。

年4月:增加型(水面搜索),型(空中预警),型和型(火力控制)雷达。

年2月:增设双联装20mm高射炮。拆除了两门2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增加了一门20毫米单管高射炮和四门40毫米博福斯单管高射炮。

战时服役

利安德号

(Leander)

战争开始时,"利安德"号作为新西兰皇家海军的一部分在本土水域,从年9月至年3月在印度洋上担任护航保护任务。2月,她在孟买附近击沉了意大利的"兰布一号"突击舰。6月,她加入了地中海舰队,参与了对维希法国战舰的战斗,一直到年底。她于11月返回新西兰,并进行了短暂的改装。在整个年和年初,她作为澳新军团中队的一员在西南太平洋服役,参加了在所罗门群岛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的战役。年7月,她参加了科隆班加拉战役,被日本鱼雷击中。她被送到波士顿进行修理,一直到战争结束。

战时服役

阿基里斯号

(Achilles)

战争开始时,阿基里斯号作为新西兰皇家海军的一部分执行贸易保护任务。11月,她参加了板河战役,受到了轻微的损伤。她回到新西兰进行维修,并恢复贸易保护任务,直到年12月。2月,她加入了在西南太平洋的澳新军团中队,并在战区停留到年2月,当时她在新乔治亚岛附近被一枚炸弹击中。年5月,她回到英国进行维修,并在重新入役后加入了英国东部(后来的太平洋)舰队。她在太平洋水域一直停留到战争结束。

和她的姐妹舰阿基里斯号一样,HMNZS利安德号(Leander)在年拆除了她的"X"炮塔,同时在科隆班加拉战役中受损后进行维修。这些维修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这张照片显示了她战后的样子。战争期间,加拿大和新西兰都开发了自己的雷达装置。年5月,HMNZS阿基里斯号上安装了一套实验系统,到年夏天,该巡洋舰上安装了改进的火控(SWG)和空中预警(SW)装置。这张拍摄于年2月的照片显示了这些雷达阵列,它们被安装在阿基里斯号烟囱前方的支架上和前桅上。

HMS冈比亚号Gambia(后来的HMNZS):开普敦级CapeColony(斐济Fiji)轻巡洋舰

排水量

8,吨(标准),10,吨(满载)

尺寸

舰长:.3米(全长)

舰宽:18.9米

吃水:6.0米(平均)

动力

四台帕森斯涡轮机、四台锅炉、四根螺旋桨轴,产生80,匹马力

最大航速

32.25节

航程

6,海里(航速13节时)

武器装备

12门6英寸MarkXXIII舰炮,4座三联装炮塔。

8门4英寸MarkXVI舰炮,4座双联装。

2门4联装2磅乓乓炮

10门2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和5门单管高射炮

2座3联装发射器中的6枚21英寸鱼雷。

雷达

型(水面搜索)、型(空中警报)、型和型(火控)

装甲

舷侧:1-3.5英寸

甲板:2英寸

炮塔和舰桥指挥塔:1-2英寸

舰员

战时改装

战时服役

冈比亚号在年末完成部分改装后,在大西洋上执行了几个月的巡逻任务,然后被派往英国东部(后来的太平洋)舰队。年5月,她被完全移交给皇家新西兰海军RNZN,并在东印度群岛和印度洋活动,直到年底。在奥克兰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后,她加入了特遣舰队,在冲绳和台湾岛附近海域执行任务,在战争结束前不久,她短暂返回本土进行改装,然后在日本附近海域执行任务。

英国皇家海军HMS乌干达号Uganda(后来的加拿大皇家海军HMCS)。殖民地角CapeColony级(乌干达Uganda)轻巡洋舰

排水量

8,吨(标准),10,吨(满载)

尺寸

舰长:.3米(全长)

舰宽:18.9米

吃水:6.0米(平均)

动力

四台帕森斯涡轮机、四台锅炉、四根螺旋桨轴,产生80,匹马力

最大航速

32.25节

航程

6,海里(航速13节时)

武器装备

9门6英寸MarkXXIII炮,三座三联装炮塔。

8门4英寸MarkXVI火炮,4座双联装炮塔。

三门四管2磅乓乓防空炮

4门20毫米双联装和8门单管高射炮

6枚21英寸鱼雷,装在两个三联装发射器中。

载机:两架海象水上飞机(SupermarineWalrus),配有弹射器

雷达

型(水面搜索)、型(空中警报)、型(火控)

装甲

舷侧:1-3.5英寸

甲板:2英寸

炮塔和舰桥指挥塔:1-2英寸

舰员

战时改装

年4月:拆除了飞机和弹射器,同时增加了4门20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3门四管炮和2门单联2磅乓乓防空炮。型和型(水面搜索)取代型,型(火力控制)取代型。

战时服役

在转移到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皇家海军后,乌干达号驶往英国进行了短暂的改装。随后她被派往太平洋,并于年3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作为第57特遣舰队的一员,她在台湾岛、特鲁克和琉球群岛附近参加了行动,之后又支援了针对日本本土的航母行动。

HMCS安大略省号Ontario:殖民地角CapeColony级(牛头怪Minotaur)轻巡洋舰;

排水量

8,吨(标准),11,吨(满载)

尺寸

长度:.3米(全长)

舰宽:19.2米

吃水:6.3米(平均)

动力

四台帕森斯涡轮机、四台锅炉、四根螺旋桨轴,产生80,匹马力

最大航速

32.25节

航程

6,海里(航速13节)

武器装备

9门6英寸MarkXXIII舰炮,三座三联装炮塔。

10门4英寸MarkXVI炮,5座双联装炮塔。

四门四管2磅"乓乓"防空炮

8门2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和6门单管高射炮

6枚21英寸鱼雷,装在两个三联装发射器中。

雷达

型(水面搜索)、型(空中警报)、型(火控)

装甲

舷侧:1-3.5英寸

甲板:2英寸

炮塔和舰桥指挥塔:1-2英寸

舰员

战时改装

年6月:拆除了两门20毫米高射炮,由8门40毫米的博福斯单管高射炮取代。

战时服役

安大略号入役后,驶向英国太平洋舰队,但在她到达之前,战争已经结束。

黑王子号(BlackPrince)是一艘经过改装的迪多级(Dido)防空巡洋舰,装备有8门5.25英寸速射炮,共4座双联装炮塔。她于年末进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并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与太平洋舰队一起度过。战争结束后,她被借给新西兰皇家海军,并一直为他们服役,直到年她的服役生涯结束。七77七

谢谢赞助,继续铲武器装备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richangcar.com/ddqh/84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