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疫情健康提示"
——Monkeypox——
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猴痘疫情爆发预警,称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
截至5月28日,全球确诊病例例、疑似病例83例,涉及27个国家。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与曾经肆虐人类多年的天花病毒是“近亲”。
猴痘病毒于年被首次发现,自世界卫生组织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
#自然界宿主#
啮齿动物最有可能是天然宿主;
在非洲,已发现松鼠、冈比亚鼠、不同种类的猴子等动物都可能感染猴痘病毒。
#猴痘在非洲中部的传播链条#
动物传人
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等;
食用烹饪不当的感染动物;
人际传播
主要为密切传播: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的物品等;
其次为飞沫传播(长时间面对面)、母婴传播;
性传播(男男性行为);
#临床症状#
与天花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
潜伏期5-21天,此间患者无症状;
自限性,多数患者在几周内康复;
死亡率差异较大,近年来约为3%-6%;
发病初期(0-5天):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
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出现皮疹时患者具有传染性;
#疫苗和药物#
年,一款基于减毒痘苗病毒研制的疫苗获批用于预防猴痘;
年,已被美国药管局批准的抗天花病毒药物tecovirimat在欧洲获批可用于治疗猴痘;
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
#旅行建议#
前往流行国家时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啮齿类、有袋类、灵长类),禁止食用或处理野生动物(灌木肉);
出入境途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如实告知交通工具乘务员,并配合做好自我防护;
出入境旅客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大范围皮疹等症状的,及时向海关申报,以便尽快获得检疫排查和后续诊治;
持续保持手卫生习惯。
#风险提示#
5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疾病信息通报,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
天津口岸与西班牙、美国、意大利存在直航航班,且有葡萄牙、瑞典、加拿大、刚果(金)、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国家的入境人员经第三国中转入境,存在一定的疫情输入风险;
经天津海关疫情评估组分析评判,猴痘危害程度为“较高”,病例输入我国并进一步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较低;
截至目前我国未发现猴痘病例,也没有报告在动物宿主上发现猴痘病毒。且我国严禁入境携带除猫狗外的所有动物;
中国年才停止全民接种牛痘/天花疫苗,40岁以上人群(近50%中国人口)已经具有免疫力,因此目前的猴痘疫情对我国人群影响应该非常有限。
广大民众不必恐慌,但需重视。
END
#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ichangcar.com/xzqh/10487.html